上海地铁汶水路站有乘客心脏骤停,没人会使用

来源:上海针灸杂志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年01月08日 10:49:53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(原标题:乘客心脏骤停,上海地铁不会用AED急死人?真相令人感动!) 最近,一则题为“乘客地铁站心脏骤停,使用AED没人按下电击按钮?”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传播甚广。从视频看
(原标题:乘客心脏骤停,上海地铁不会用AED急死人?真相令人感动!)
最近,一则题为“乘客地铁站心脏骤停,使用AED没人按下电击按钮?”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传播甚广。从视频看,一名乘客患病倒地,身上贴着AED除颤器电极贴片,也有人在为他进行心肺复苏,但并没有根据AED的提示音进行电击。于是,有网友质疑急救的专业性。

该视频拍摄于1月4日的上海地铁汶水路站。针对网友的疑问,上海地铁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回应,指出网传视频存在断章取义、未发布现场抢救全过程的问题,部分评论也不客观,引发误解。
解放日报·上观新闻求证发现,拍摄该视频的用户与将该视频解读为“(乘客)心脏骤停倒地,启动了AED,却没人按下电击按钮……地铁工作人员也不知跑哪里去了”的用户,并不是同一人。拍摄视频的是一名普通乘客,她只是看到了有乘客倒地、有人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场景,并不了解前因后果,只是觉得路遇这一突发事件很惊讶,于是拍了一段视频发布,没有进行任何评论。但解读视频者凭这条并不完整的视频给出了“救助不专业、地铁工作人员不陪伴”的判断。


那么,事件到底是怎么发生的?地铁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又做了哪些事?为什么会出现视频中AED提醒进行电击、但未实施的场景?
记者采访到当时在现场的汶水路地铁站值班站长程元,以及参与救助的医护人员之一、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(即长征医院)急诊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王胜云,请他们还原事件过程。
地铁值班站长:感谢伸出援手的医护人员和热心市民
程元是1月4日地铁汶水路站的值班站长。他表示,网传评论和事实有很大的出入,“希望大家多感谢伸出援手的医护人员和热心市民”。
据他回忆,该乘客在该列地铁到达汶水路站前的彭浦新村站就已发病,但当时列车已经启动,因此汶水路站很快接到彭浦新村站工作人员发来的提醒:“有乘客在28号车门处发生昏厥,请工作人员配合查看”。所以,当这列地铁停靠在汶水路站时,已经有地铁工作人员在28号车门处等候,第一时间发现已经躺倒在地上的患者。
“当时,有一名女乘客已经在为他进行心肺复苏。在地铁工作人员和热心乘客的帮助下,我们把这名乘客抬到了站台上,继续进行心肺复苏。”程元说,在救治的同时,地铁站和热心乘客均拨打了120急救电话。据事后了解,当时在进行救助的女乘客是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一名护士,她是第一个伸出援手的医护人员。
在站台救助时,又有一名男性乘客参与进来,与女护士一起进行心肺复苏。他就是来自长征医院的王胜云。
两位医护人员向地铁工作人员提出使用AED除颤器,接受过AED使用培训的程元立刻取来设备并按标准流程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身上,并根据设备提醒,进行了电击除颤。
“以上过程都没有体现在网上传播的视频里。之后,现场参与救助的医生表示,不需要再使用AED,所以没有再进行电击,而是一直由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。之后,又来了一名医生,还对患者进行了人工呼吸,患者并没有好转。但是,三名医护人员始终在进行心肺复苏,还有很多热心乘客在维持秩序,直到120急救人员到达现场,将患者送上救护车。”程元表示。据了解,第三位参与救助的医生是来自长征医院神经外科医师赵亮。
“患者不幸离世,我们也很痛心,但整个救助过程一直得到热心乘客、特别是三名医护人员的支持,希望大家能为这样的见义勇为点赞,而不是听信传言。”程元表示,从患者发病到送上救护车,地铁工作人员也一直陪同在旁并按标准使用了AED除颤器,虽然受到质疑,但他们并不觉得委屈,“这是我们的工作流程,遇到突发事件,一定会在现场。但我们也需要专业人士的支持,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听信网传消息,不要让参与救助的热心乘客、特别是大冷天跪在地上做心肺复苏、人工呼吸的医护人员寒心。”
救助医生:不论什么时候,我们都会抢救
虽然有网友质疑本次救助的专业性,但1月6日晚,回忆起两天前的经历,王胜云还是说:“作为医务工作者,无论什么时候遇到这种情况,我们都会毫不犹豫上去抢救的。”

文章来源:《上海针灸杂志》 网址: http://www.shzjzz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108/1818.html



上一篇:上海发布网络犯罪检察白皮书
下一篇:“陆氏针灸”文博馆开馆,中医文化瑰宝在家乡

上海针灸杂志投稿 | 上海针灸杂志编辑部| 上海针灸杂志版面费 | 上海针灸杂志论文发表 | 上海针灸杂志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上海针灸杂志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